top of page

關於台灣 About Taiwan
鑒於氣候變遷對環境、人類生存和國家安全的威脅日益嚴重且迫切,全球已有超過130個國家積極提出「2050淨零排放」的宣示和實際行動計劃。為適應這一全球趨勢,蔡總統於2021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宣佈,將「2050淨零排放」作為台灣的宏大目標。
政府緊隨其後,在2022年3月和12月分別發布了「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」和「12項關鍵戰略行動計畫」。並在2023年1月核定了「淨零排放路徑112-115年綱要計畫」,以針對實現淨零碳排放的目標在各方面進行減緩和調適。
與此同時,2023年1月10日立法院三讀通過了《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》的修正案,並在同年2月15日由總統正式公布實施,法律名稱修改為《氣候變遷因應法》。這一修正法案不僅將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納入其中,還提高了氣候治理的層級,設立了碳費專款專用,增加了氣候變遷調適的相關章節,並引入了碳足跡和產品標示管理機制。這些改變不僅向國際社會展示了台灣實現淨零排放目標的堅定決心,同時也在國內建立了更為健全的氣候法制基礎。
我國的12項關鍵戰略如下

風電與光電
將風電與光電視為再生能源發展的主力項目,以實現淨零目標。

氫能
氫能被視為淨零的主要選項,將應用於產業零碳製程原料、運輸以及發電無碳燃料等多個方面。

前瞻能源
將重點發展基載型地熱和海洋能,同時擴大生質能的使用,並計劃在139年內建立8至14GW的前瞻能源設施。

電力系統與儲能
致力於推動分散式電網,並增強電網的韌性,同時促進電網數位化和操作彈性,以提高電網
應變能力。

節能
大成熟技術的應用,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,同時積極發展創新的能源效率科技,逐步導入前瞻技術。

碳捕捉利用及封存
將採用碳捕捉再利用和封存技術,以減少產業和能源設施的碳排放,並開展本土碳封存潛力場址,進行安全性驗證計畫。

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
將發展電動車相關產業,並整合儲能、充電樁、建築充電設施等基礎建設的技術研發和建置。

資源循環零廢棄
將加強產品源頭減量,促進綠色設計和綠色消費,同時推動廢棄資源的物質能資源化,以實現零廢棄的資源永續循環。

自然碳匯
將實施造林和相關經營工作,
以降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,並發展負碳農法、保護海洋棲地和動植物保育技術,以保護
生物多樣性。

淨零綠生活
將推動"淨零綠生活",透過共享商業模式、永續消費模式的驅動以及全民參與的對話,創造永續、低碳的生活方式

綠色金融
將利用金融市場的力量,引導企業關注淨零轉型和應對氣候變遷,並將資金投入綠色和永續發展領域。

公正轉型
目標在淨零轉型過程中追求政策目標的平衡性、社會分配的公平性以及利害關係的包容性,以確保"盡力不遺落任何人"。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