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地球從太空視圖

​國際現況

近年極端氣候事件頻傳,對人類社會與經濟造成嚴重威脅。根據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 (IPCC) 第六次報告,全球平均氣溫已較工業革命前上升約 1.3℃,若不加速減碳,最快將於 2030年突破1.5℃。2021年《格拉斯哥氣候公約》強調,各國須落實 《巴黎協定》控制升溫2℃以內、力求1.5℃目標,並每五年提出「國家自訂貢獻」(NDCs),共同檢視全球進展。

2023年聯合國氣候大會 (COP28) 為首次啟動《巴黎協定》後的全球盤點,分為三階段:

第一階段:資訊蒐集與準備

  • 蒐集各國NDCs與相關氣候行動資料。

第二階段:技術評估​         

  • 減緩:
    目前全球排放遠高於控制1.5℃的路徑,預估需再減排
    203–239億噸CO₂ 才能達標。呼籲各國擴大再生能源、淘汰化石燃料,並訂下2030年減排43%、2050年淨零的目標。

  • 調適與損失:
    支持地方化調適行動,並增加資金以因應極端氣候帶來的損失與風險。

  • 實施手段:
    強化對發展中國家的資金與技術援助,並落實能力建構,確保公平有效的全球氣候行動。

第三階段:公正轉型

  • 透過地區化策略實現更穩定與公平的成果。

International
Current Situation

noun-environmental-responsibility-6054459-01.jpg

減碳目標

各國深切認識到氣候變遷的嚴重性,並確認全球升溫控制在1.5°C相較於2°C將帶來較小的影響。雖然本次大會成功保持1.5°C的減碳目標,但在實際減碳行動上尚未有更具體的進展。

noun-environmental-responsibility-6054459-02.jpg

減碳手段

各國被要求立即且持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,包括增加低碳能源和再生能源的使用,並積極推動能源轉型。此外,提倡減少煤炭和效率低下的燃料使用。然而,低碳排能源的具體定義仍有待進一步明確,可能包括再生能源以及具有碳捕捉技術的煤炭或天然氣。

noun-environmental-responsibility-6054459-03.jpg

氣候資金

本次大會強調在2030年之前,每年需要向再生能源投資約4萬億美元,以實現2050年的淨零排放目標。此外,全球預計每年向低碳經濟轉型投資至少4-6萬億美元。實現這些目標需要政府、中央銀行、商業銀行、機構投資者和其他金融機構積極參與氣候資金市場。

noun-environmental-responsibility-6054459-04.jpg

全球預警系統

迫切需要解決氣候觀測系統在發展中國家存在的差距。許多發展中國家無法獲得氣象預警和氣候資訊服務,因此聯合國計畫投入31億美元,建立全球預警系統,以提供極端氣候災害事件的即時預警,以減少災害風險。

noun-environmental-responsibility-6054459-05.jpg

生物多樣性

森林和海洋生態系統不僅是溫室氣體的重要碳吸存庫,也是地球上豐富生物多樣性的關鍵環境。因此,保護這些生態系統對於氣候穩定和生態平衡至關重要。

17_edited.png
  • Facebook
  • Line

地址|Address

服務時段|Opening Hours

聯絡資訊|Contact

700台南市中西區公園路56號

No. 56, Gongyuan Rd., West Central Dist., Tainan City , Taiwan (R.O.C.)

Mon - Fri: 9am - 6pm

陳冠忠|0978-319-547

丁柏豪|0911-352-200

Formosanus Engineering Sustainable Solution © All Rights Reserved

bottom of page